【电影】- 豆瓣9.4高分国产经典电影 -《茶馆》
茶馆的剧情简介 · · · · · ·
世纪之交,古老的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老态龙钟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六君子的鲜血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滚动,老北京城的上空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王利发(于是之 饰),北京城内裕泰茶馆的年轻掌柜。他谨记父亲的教诲,体面周全地迎送四方宾客。小小的茶馆内,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穿梭于此:提笼架鸟哀叹时运的松二爷(黄宗洛 饰);慨叹国之将亡的刚毅满人常四爷(郑榕 饰);一心谋求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蓝天野 饰);丧尽天良买卖人口的刘麻子(英若诚 饰);打算娶老婆的庞太监(童超 饰)……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小茶馆之内演尽世间的沧桑与凄凉……
本片根据老舍同名原著改编,并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特别奖。
视频解说:
精彩影评:
-------------------------
看《茶馆》是心酸的,也是震撼的。两个小时,几十年。大历史,小生命。看着失去的历史,我们却又重新获得了时间.
在茶馆里,生命是鲜活的,历史是鲜活的,虽然那里面永远有着生命不能承受的轻或重。我要说的是,《茶馆》不是伟大的,而是震撼的,针对我们这个文化的心灵深处的。虽然是北方语言文化的北京,但历史的感染力度会让不同的人们相聚,心灵也会交融。《茶馆》浅显的表达,传递百年难解的谜团。人在社会里能有多大的自己主宰的余地?衣食无忧是一种奢侈的生活吗?从善如流,老实巴交的生活还有意义吗?我知道,“旧社会”不会再是解释一切的金字借口。宏大叙事肢解了数不清的人们的生命和意义…… 我想老舍在写这部作品时,想不到自己在十年左右的一天会被迫死去。尽管老舍的茶馆现在已经开放了。
我们的历史,那段历程和今天并没有截然的分别。所以现在的历史教育堪称腐朽。现在的人们的历史感只停留在自己痛痒。超出就是深邃,深邃就是痛苦。而老舍知道,关于人的历史,不要说的太多,不要解释的太多。过多的借口掩盖不了真实的生活。生活的事实是,总有好人坏人,问题是二者可以打个平手,但千万不要让好人活不下去或者太多的行尸走肉之类的中性人的过量出现。
你震撼什么?我震撼的是我在《茶馆》中看到的许多熟悉的现实人物。他们是超历史的。我们看到了老舍无意或有意提出的人的难解之问题。我震撼的是生命的苍老,历史演变的冷酷。我震撼的是哭和笑有时候难以分清。
现在看《茶馆》恍惚中仍然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
老戏骨是不死的魂儿~
如同老舍先生原著的剧本一样,这部电影是你错过了,就会后悔终生的佳作。
原作茶馆的剧本所获得美誉不啻多提。茶馆,就像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常去的coffee house,不仅仅是一个供大家休闲品茶的店面,更是一个在网络还没有诞生,不同信息汇杂交融的讲堂;政策的革新,国家的兴亡,在散台和雅座,贵客和闲人之间被品评论道。所以茶馆里茶客口中那些古今多少事,往往可以从一个层面去映照着那个时代和那个社会。
如果只谈电影,它的叙事结构,场景都很简单:老裕泰茶馆店内和店外的一条街道,构成了主要的空间。除了片头的旁白,和数来宝的快嘴,都是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大段落的对白完成对故事的叙述——而台词十分忠于原著。
所以,这部电影最值得看的,是所有参演的演员。
对于一部经典作品来说,优秀的演员是它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对于演员来说,角色带入,神韵表达,台词功底则是他的生命。
扮演店主人王利发的于是之,秦二爷的蓝天野,大小刘麻子的英若诚,常四爷郑榕这些老演员,他们的演技只可谓“出神入化”,那浓浓的京味儿,就像盛夏时节老北京的大碗儿茶,醇香四溢而不可抗拒。
比如一个小细节,在秦二爷看到一对逃难母女进入茶馆乞讨卖身的时候,蓝天野添加了一个原著上所没有提及的小动作——他下意识地将手伸进自己的内怀,这说明他第一个念头是想施舍一些钱财给这对可怜的母女,但是马上,他将伸进去的手收回,并冰冷地喝令租着自家大屋开茶馆的王掌柜将二人轰出店外。
秦二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按照原著的设定,他是清末那批最早动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实业家,宛如《子夜》中着色描写的大老板吴荪莆,他们都是坚信开设工厂,发展工业,才是真正救国家于危难的有意义的行为。
所以在重点描写秦二爷勒令王掌柜涨店租,并发表一番开工厂救国救民的宏论后,这个由蓝天野添加的小动作则更凸显角色的真实。秦二爷并非是一个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吸血鬼资本家,他亦如愤世嫉俗,满腔热血的好汉常四爷,心中始终有颗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只是,对野心勃勃,打算倾全部家产来投资实业,以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收容更大数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的时候,仅仅赏难民一些小钱,在他看来,是小善之举,不切实际,只能是用这种施舍和怜悯换回自我的一种安慰,谈不上对国家对民族的救赎。
而掌柜王利发,则大概是对传统的中国百姓的一种隐喻——处事圆滑;敬畏权贵;自私但常怀慈悲;善良但流于懦弱;遇不平忍气吞声,往往第一想法是拿钱买平安,争取私了,在那个严重缺乏法律公正的年代也严重缺乏法律意识;而且,擅长拿来主义,时代大变,茶馆小变——民国了,剪了辫子开大学生公寓;抗战胜利,招女服务生卖香烟卷。
不管时代如何在变迁,他始终知道该怎样去改良去适应,可是无论他怎么改变,在那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他所作的一些革新都没有真正革去内心中那种难以根除的保守和逃避。
于是,在千千万万个王利发所构成的社会里,大家都在充满妥协的改良中避世,我们的民族根基的那些患了千百年的封建病并没有得到根治。因此,无论是像秦二爷实业救国,发展商业工业,还是像常四爷那样自强自立的小农小家意识,都在那无可奈何的“莫谈国事”的店内告示的佐证下,成了一次次被强权鱼肉的牺牲品。
大谈主义,鼓吹革新,穿衣戴帽工程,面子工程,粉饰太平,咱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流不完——结果呢,逃避本质性问题,对不起,那些对咱们这些处处在乎人际关系,需要有老主顾照映,谁不好个面子的王掌柜面前,只能化作最后那三尺白绫,漫天的纸钱,和吞咽下去的那声重重的叹息。
说洋话信洋教的洋买办,开工厂兴工商的小实业家,固守祖制的老太监,自给自足的小国寡民,邪教妖孽,西山的红军...指望着“他们”来改良,来革命,来拯救,“他们”?谁?谭嗣同还是康有为?没有“他们”,只有“我们”。愿天下国人能够真正明白,真正实践这个“大改祖制”的“主义”。
说点轻松的,本片内的许多老演员,后来都活跃在早期中国电视的银幕上。比如刘麻子英若诚,唐铁嘴张瞳,分别在我爱我家里扮演了隔壁的老胡和老郑;扮演松二爷的黄宗洛,在我爱我家里饰演过114集优化组合中那个拿橡皮绳上吊的老头子;扮演秦二爷的蓝天野,则是老版封神榜里面仙风道骨的姜子牙。
这些老戏骨们如今不是年过耄耋,就是驾鹤西去了,留下这么一部优秀优秀的电影,供后来人反思,回味。
-------------------------End.
《硕鼠传媒》公众号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mousemedia@qq.com,WX:mousemediax.